欢迎光临华尔街财富网!

全球股市

热门搜索:概念股金融股票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理财

信托行业是如何走过上一轮低谷期的?

来源:上海信托圈

2001年信托法颁布,中国信托行业的第五次整顿终于尘埃落定,这个行业也终于进入了有法可依的状态。

从“野蛮生长”到“有据可循”,对于奔放惯了的信托公司来说,接受这样的转型可不容易。

客户不能直接在信托公司存钱了,部分银行的功能被彻底拿掉;而被剥离的证券营业部被整合,形成了新的一批证券公司。

我们熟悉的银河证券、西部证券等,都是在那个年代翻牌成立的。

眼看人家起高楼,信托自己的楼却塌了。

虽然爱建信托迅速按照监管的要求发行了第一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,但信托行业沦为金融配角这件事却已经变得非常明显了。

中国信托行业彻底进入了自己的至暗时刻。

如果我们翻开各类与信托有关的书籍时,会发现从2001年开始到2007年的新“一法两规”,甚至到2008年底的“四万亿”期间,中国的信托行业都是乏善可陈的。

但沉默不等于无所作为,在信托行业最消沉的年代,有这么一批人和信托公司从未放弃努力,在低谷时默默修炼内功。

在没有人关注你的时候,你的任何努力都会为自己加分。

一,在行业低谷期,找不到合适的业务,不如耐心打磨自己的企业治理

2005年1月1日,蒲坚就任中信信托总经理,新官上任三把火,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在公司内部迅速推动。除了广为人知的“举手制”外,还有一个属于中信信托的独特制度也在悄悄酝酿着...

在蒲坚总支持下,由副总经理王道远总创立并培育的“公开评审会”机制,正在痛苦的打磨中。

当它最终落地后,不仅实现了对于业务的保驾护航,更让中信信托具备了远超同业的智慧积淀,真正实现了智慧型组织。

在谈及蒲坚和王道远两位领导进行的这场伟大创作前,先看看传统金融机构怎么做项目评审吧。

不管你是银行、信托还是证券公司,传统金融机构在项目评审的机制一般有两个显著特征:

1,评审会的委员都是公司管理层,公司中层和普通员工没有机会参与决策、甚至无法列席;

2,评审会一般都是“闭门会”,项目信息不公开,决策流程不公开。

甚至到现在,超过90%的金融机构还在沿袭这种不透明的制度。

这种看似僵化的制度,其好处也是非常明显:

1,项目的决策者就是公司管理层,说到底管理者最终承担项目风险,权责利统一;

2,项目信息在极小的范围内公开,项目项目资料和公司内部信息可以被有效的保护起来;

3,管理层评审项目时候不在意项目细节,很多金融机构的评审会都是例行公事,决策速度快。

但这个模式的弊端也同样明显:

1,管理层容易被少数专权者控制,进而在项目评审时候夹带私货,给金融机构造成风险;

2,项目信息缺乏有效传播,大部分业务团队不知道其他业务团队甚至是公司整体的业务风向,使得一个成功的业务模式难以被快速复制;

3,大部分管理层距离业务一线较远,在项目评审时候难以提出比较有针对性的意见,长此以往评审环节流于形式。

如果你是金融机构的决策者,需要带领企业走出困境,你会怎么改革项目评审机制呢?

二,中信信托的“公开评审会”制度又有什么特殊性?为什么其他信托学不会?

相比于大多数机构的评审机制,中信信托自创的这套系统非常有特色:

首先,公司管理层不参与风险评审环节(只有董事长和总经理有一票否决权),公司风险管理部汇集公司各个前中后部门的骨干人员,形成评审会委员库。每次评审会召开前,风险管理部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,指定总计不超过10人的评委团队。

其次,风险管理部提前1-2天把项目的全套材料发给评委,评委要按照风险管理部的要求熟悉全套材料并撰写评审意见。注意,在这个环节,每一个评委是可以出具“同意”、“不同意”和“有条件同意”三种意见,完全不用顾忌业务主办部门的面子,而只要没有达到多数的“同意”意见,业务团队就必须修改方案重新上会。

(作为当时最年轻的评委,我难免“年少无知”,写了不少“有条件同意”...经常有业务部门负责人偷偷走到我的办公桌前,挤着勉强的笑容,咬着后槽牙和我说,“为了补齐你的条件,我花了8000块买了数据!”)

最后,在规定的时间,风险管理部召开项目评审会,业务部门介绍项目、评委发表意见、相互讨论最后得出通过还是不通过的决议,这个会议的全过程哪怕是吵翻了天,也是对公司全体开放的!

即便站在现在的时间点去看道远总当年所创立的这套制度,毫无疑问也是非常超前的:

1,在这个机制下,公司一把手或者管理层根本没法操控项目评审会。项目好与坏完全暴露在公司每一个员工面前,实现了公司内部决策流程的最大透明,这是公司领导和风控部门对公司自信的最大体现!

这种自信反过来映射到公司的其他领域,推动着公司企业文化进一步走向卓越。

2,这个类似于古罗马元老院的评审会机制,其本质是中信信托集体智慧的一个涵养池。

能当上评委的员工都是公司骨干,其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在公司内部都有口碑,这是对他们能力的一种肯定,是一种荣誉。

而在这个评审会体系下,每一个评委都被“逼得”殚精竭虑的写评审意见,因为写得没有亮点会被风控领导“骂”(这大概是道远总作为主持人最大的权力了)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无私的分享了自己的专业见识,让每一个参会的新员工不仅学习了项目信息,也学习了这些公司前辈的优秀经验。这个过程进一步丰富了中信信托风险评审会的内涵,评审会不仅是决策流程,更是公司统一智慧的承载体和传播者,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无差别的快速学习!

3,评审会流程的全公开,让每一个业务团队都看到了优秀团队的成功案例,便于其他后进团队汲取经验迎头赶上,成功的业务模式快速被复制,公司内部形成业务充分竞争的格局。

4,公司领导不参加风控决策,风控领导不压制评委发言,形成了公司内部敢说真话敢说实话的专业氛围,也让更多的优秀员工在公司全体面前展露自己的头角,进而塑造除了公司内部“专业求实”的企业文化。

这种文化让公司更具有“开放的大公司”潜质,他会吸引很多优秀骨干留在这个组织中,他是公司吸引外来优秀人才的一个招牌,也是一个响亮的声音:“在公司内部不用靠关系,只要你有好的资源好的项目,你就能干得出来!”

伴随着中信信托的日渐成功,其他信托公司也纷纷偷学经验,这套评审会机制在2014年前后就被其他信托公司有选择的借鉴学习了。

很多信托公司都适时的开放了部分项目的公开评审,但像中信信托这么完整地把风险评审机制当做一个独立机构的,只此一家绝无分号。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内部治理的成功案例,更是中信信托内生自信与豪气的洋溢!

三,写在最后:唯有变革,才是走出深谷的唯一出路

掉在水里不会淹死,呆在水里才会被淹死。

此刻的中国信托行业却似乎陷入了停滞的状态:

忙着转型财富管理和标品的,遇到了股市下跌和投资者抱怨,理财经理们噤若寒蝉;

忙着搞服务信托的,折腾了一大圈,才发现辛苦半天根本挣不到钱;

忙着处理问题项目的,似乎最近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,16条新政让问题项目也有了解决的可能,监管的β再次榨出了自身α的小;

似乎只有假转型过得还不错,标债池什么的,轻车熟路,估值方法也有优势,你看银行理财跌了这么多,唯我岿然不动!

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日子里,信托行业的每一个坚守者都很忙,但这种营营役役的辛苦只能苟住当下此刻的饭碗,还是可以在更长时间发挥价值?估计许多人都没有真正想过。

这话对于68家信托公司,一样适用。

望着一篇漆黑的前方,谁也不知道该怎样过去。但与其莽撞地闯入新的陌生领域,不如先做一个强壮的自己,野蛮其体魄,才能在黑暗森林中拼出自己的生路。

低谷期的信托行业,只有刀刃向内,真正的解剖自己,革新自己,同过去彻底说再见,才有可能在下一个阳光普照的时候站到那个最牛的风口上去。

————分割线————

继上一篇讲“举手制”,这次又把“公开评审会”制度好好梳理了一下,这既是一个老中信信托离职员工对于过去光辉年代的怀恋,也是对老领导高瞻远瞩和高风亮节的敬仰,更是对此刻信托行业的一种期待。

有人说,中信信托的成功也是时代红利的一部分。这我不否认,但我上次也写到了,李子民拿到50万年终奖是在2005年底,在举手制推行的当年,他和其他人干的是一样的事情,但实践起来,谁来干,怎么干,差别却很大。

举手制就是这样一个制度,他根本性地解决了“谁来干,怎么干”的问题。

而今天所说的“公开评审会”制度,他保障了“谁来干”和“怎么干”,公司没有牛人,我们就一点点自己养出来,公司不知道怎么干,我们就一点点讨论出来。

看似很初级的动作,却映射出十多年前信托从业者的无畏与胆识,这正是当下信托行业所缺乏的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华尔街财富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Copyright 2003-2024 by 华尔街财富网 hej.hbhuoguo.com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